kodo 家有川辣大肉包,喔~~~~~辣的!!我愛
選日不如撞日,
昨天上班明明很累,
還是做了這辣包包~~~~
很好吃呢!
天冷冷,來個辣的,讚啦
而且,還是天然酵母的喔!!
其實~~~~~~~
星期日就想做鮮肉包,
絞肉從冷凍庫取出冷藏解凍,
解凍了,不用,怕壞掉!
星期日沒做!
星期一也沒做!!
星期二再不做,
那絞肉~~真的很危險!
也就是說,
天然酵母,從星期日就在室外遊蕩,
還好是冷天,發酵的慢,但是,活力很好,
星期日,我先餵了酵母,
再就要用的份量取出,另一個盆裝著發酵,
原來的那一罐,白天就爆罐了
另取出的,似乎是勢單力薄,有點無力,
一直到晚上,才見它活躍起來,
但,星期六上班,好累,
星期日要把原本星期六該做的事,兩天當一天用,
團團轉一天,實在無力與包子奮鬥啦!
那酵母,就放室溫養著,
星期一晚上,怕它餓了,餵了一次粉、水和糖,
平時是用粉和酵母液,
酵母液剛好沒了,正在培養,(對了,這次是櫻桃乾酵母液喔)
所以,就給酵母一點甜頭
餵它吃糖,
發了一天,到星期二回家才漲兩倍高,
哈哈~~~這是冬天的唯一好處,不趕時間!
不會被酵母追殺!!
最近做饅頭都是用手揉麵糰的,
一方面是想感受一下麵糰的軟硬,
另一方面,是住家附近地區在換水管的管線,
白天從12月19日停水一直停到2月28日,
晚上才有水,不能浪費水,
用手揉,省去洗攪拌缸的水,
改用砧板當揉麵墊,面積變小,用水也小,
好像回到一開始器具不全,
就家中現有物品克難玩烘焙的時候,
心中忽然有點小小感動~~~~~
這包子皮是第一次做,
水量不敢加太多,
揉麵時覺得有點濕、有點軟,
分割完要桿麵皮時,又覺得水份稍嫌不足?
桿不太開,
所以,第一層包的都是醜醜包
(我想,是滾圓之後的鬆弛時間不夠才會桿不開,因為第二籠很OK,所以,應該是這問題吧?)
看吧,好多自然"魚口"↑
第二層,
就美麗多了,
不過還是有一個不聽話的↑
凸一塊出來打招呼,
不乖,馬上捏起來,吃掉!!
整體不美,總得找個美的,自我安慰一下↑
呵呵~~~~不只一個美的啦↓
做好包子時,已是深夜,
雖然很想知道這"辣包"的滋味是否"包辣"?
但,
忍住了!!
身上已悄悄穿一層脂肪衣,
再吃,還得了
早上,終於可以吃到包子了!!!
切開一看,哇~~~~~~有進步!
各位,我的內餡,在正中央耶!!!
每次包包子,總是底部太薄,
雖然桿皮時有桿出中間厚周圍薄的麵皮,
但出爐時,總是底部薄了些,
今天,竟然在中央~~~~~~好。感。動。
麵皮,雖然是試做的,但是,
軟中帶Q,有嚼勁但是又不失鬆軟,
是我很喜歡的口感!!!
記下來、記下來!!
下次都用這種組合作麵皮~~~~~
天然酵母+老麵+新鮮酵母=好吃的包子皮
我想,用來做饅頭.........應該也是喔依稀吧!!
天然酵母辣包子:
麵皮:
中粉400克
天然酵母290克
鹽1/8t
二砂糖40克
水80克
橄欖油30克
新鮮酵母6克(或速酵2克)
天然酵母老麵50克(昨天忘了寫12.27)
內餡:
豬絞肉400克
蔥2根
比拳頭小的洋蔥1/2顆(切丁)
香油1T
自製辣油2t
鹽1t
糖1t
白胡椒粉1t
太白粉1t
醬油2T
辣椒粉1t(平常的,我家沒有韓國辣椒粉)
做法:
1.先調內餡,全部拌在一起就好,放冰箱冷藏備用
2.麵皮材料用手揉勻,蓋上保鮮膜,鬆弛5分鐘
3.分割成15等分,每個麵皮約60克,滾圓備用
4.肉餡,分成15等分,每個約38~40克,稍為捏圓,備用
5.麵皮桿成中間厚周圍薄的麵片,包入內餡,放饅頭紙,入蒸籠後發
6.炒菜鍋內放半鍋水,加熱至不燙手的溫度,熄火,放上蒸籠,後發
7.後發約40分鐘,直接開火,中大火蒸18分鐘,時間到開一小縫透氣
8.再5分鐘,蒸籠移出炒鍋,至通風出放涼(若急著掀開的,再等5分鐘再開喔)
掀蓋,何時是適當時機?
我也莫宰羊
但是,我覺得,孟老師的書上做法,
皺皮機率很低,
我還是比較喜歡用啦~~~
想做kodo版的,底下有引用連結喔!
哈~~~忘了說:有辣喔!!